>数位飞行员像捏臭虫踩蚂蚁一样聚歼大陆空军的“精彩情节”。
有“响尾蛇”给撑腰,台湾口大气粗得一张嘴就能喷出一头牛来(这
是什么东西啊——扫校者不禁要问)。要命的是,台湾各种版本的史书均已
将9 月24 日台湾空军以15:0 大获全胜堂而皇之写了进去,自欺也罢,还要
欺世、欺人、欺后代,以讹入史,谬种流传,怎么得了!
我实在懒得同台湾版的“话本”、“故事”打笔墨官司,我只想表达一
种符合逻辑的反推:如果大陆空军确保水豆腐一样不经拍打,台湾空军玩似
的就能闹个15:0,那么,就这样一直打下去好了,也不要多,每日敲掉大
陆8 到10 架飞机,不出一月,大陆前线空军将被消灭殆尽,台澎金马当可
高枕无忧安然无虞,何乐而不为,不为为傻瓜!而实际情况是,9 月24 日
是台湾空军最后一次大规模侵入大陆领空。
以后还有来,但强弩之末,来之频率、数量、深度均呈颓势矣。
8
对台湾而言,金门简直就是一头张大嘴巴等待吃食的海上巨兽,必须
源源不断用堆积如山的物资充填它饥肠辘辘的消化系统,才能使其存活下
去。据估算,战时,因各项消耗激增,维系支撑金门最低水平的日补给量应
为500 吨左右。
炮战开启,大陆方面强力合闸,台湾机降和船泊补给金门传统方式已
很难通行,向金门输血仅存空投与水陆两用汽车驳运二途。至9 月下旬,水
陆两用车高峰出动日达50 辆次,运载各种物资约150 吨。运输机日出动二
十、三十架次不等,空投物资仅60-90 吨。
200 余吨这个数字,是一道双重的底线:于金门方面,已是绝不可再减
半斤。
于大陆方面,亦是绝不可再增八两。
毛泽东从一开始便确定对金门的方针是“封而不死”。门完全封不住,
白白浪费炮弹;大门关得太死,势将逼敌滚蛋。此二种结局都非毛泽东炮轰
金门之初衷。
在风雨无秩阴晴难卜的国际格局和台海情势之下,毛泽东就是要让金
门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封而不死”,既为战略上的考量,也为战术上
的要求。聂凤智曾经借用一句老话反其义用之,通俗地向部下解释我军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