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处伫足观看。
我又问:这能说明什么?弗狡黠地一笑:海峡两边的人们均不应对“独
立”号的使命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明白了。“独立”号正在执行与1958 年“海伦娜”号大体相同的使
命:中国大陆不要企望在越过界限时不受到干预;中国台湾也不要企望在越
过界限时会得到保护。时隔38 年,美国仍在贯彻确保台海不战不和不统不
独的“模糊战略”,杜勒斯的幽灵仍在控制美国人的思维。
※※※※※
3。大陆必须“毛泽东”我曾看过台北“华视”记者的街头报道,几位
女性对着摄象机镜头忿忿说:李总统出去冷冷清清,连个体面的名分也没有,
真的好可怜吨,中共为什么还要打压他呢?应当承认,台湾有些民众抱持这
样的心态:李先生贵为“总统”,却仅能以私人身份造访母校,行程中没有
红地毯、奏“国歌”,没有三军仪仗、21 响礼炮,甚至没有一个小科长级的
政府官员前往机场迎送,实在是蛮掉价蛮悲哀的,大陆方面为何对台湾此等
自贬自贱之事也不放过?一家报纸用一种很替大陆着想的口吻说道:“两岸
间事,贵在将心比心,以己及人,不可斤两算计,因小失大。正所谓‘翻过
山去天清水阔,独木不让大家坠河’。”1958 年,海外就有过“炮打金门”
是否必需的议论,今天的问题与当年相类。
回答之前,我以为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李先生赴美开展“校友外交”
的前前后后,与连战“副总统”还有过多次出访亚欧拉美的记录。两先生不
辞辛劳开展“过境外交”、“度假外交”、“学者外交”、“失踪外交”、“与会外
交”。大陆方面对台湾这些小动作虽然高度警惕和表示不悦,但终究没有如
对李先生访美那样大动肝火怒发冲冠,台湾海峡便也波澜不惊、帆樯安然。
香港有文章据此评论:看来,北京面对台北的“务实外交”,也以“务实”
二字应付,有的领域允许弹性,有的领域则绝无松动。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
国与台湾保有外交关系,北京表现了耐心,似不急迫非要一棍子全部敲掉。
对于一些中等国家同台湾的暖昧调情,只要做得别太离谱现眼,北京也常常
喊过骂过之后就高抬了贵手。但对于重量级大国发达国,尤其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