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会昌二年。
吐蕃朗达玛赞普被刺杀,震惊了拉萨和吐蕃各地。朗达玛有两名妃子,小妃子蔡邦萨正有身孕,不久生下一名小王子。蔡邦萨怕大妃子派人来伤害小王子,对婴儿百般警觉,精心照护,甚至夜晚也不敢安睡,在孩子的周围点满了灯,以防不测,所以给小王子取名叫“维松”,意为“光护”。
大妃纳朗萨,娘家是吐蕃最具权势的纳朗家族,见小妃子怀孕,便弄了一团羊毛塞在腹部装做怀孕。维松出生之时,纳朗萨亦从外买来一个小男孩,向王族大臣们宣称自己所生,并给这个孩子取名为“仁丹”,意为“母坚”。
维松和仁丹慢慢长大,在各自的母亲和部分王族大臣、军队将领的扶持下,先后登上了王位,对立相争,内战不休。庄稼被焚,房屋被毁,老百姓纷纷逃亡,本已衰弱不堪的吐蕃国势摇摇欲坠。
“那天有意与唐老闲聊,听闻仁丹一派已占据了拉萨地区,维松若再不得力,便只能退居山南一隅,坐以待毙,也难怪会打上中原的主意。助凌峰登位云墟,得到沙关的通行权,维松一脉吐蕃军队便能绕过唐军的驻守监视,长驱直入。打不下半壁江山,掠些人马牛羊还是不在话下,保不准还能割他几百里国土,聊作据点,伺机反攻仁丹,也是好的。”
说起来,维松一脉,或说维松之母,蔡邦萨一脉吐蕃皇族之所以能和凌峰达成合作,互取所需,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立场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与维松一样,凌峰等得足够久了。
再过几年,凌峰就要五十岁了。他已经看得足够明白,礼尊绝不会突地回心转意立他为青尊,更足够明白,再等下去,即便他要鱼死网破,一争青尊之位,也有心无力了。
古人父承子业,老子争不到的东西,还能酝酿积累,留给儿子争。而凌峰为了守住清名,得到青尊之位,已连子嗣都放弃。
凌峰为了得到云墟城,蔡邦萨为了得到云墟城背后的沙关。不论谁先找上谁,一拍即合。
付云中叹了口气:“让维松伪装成流民,被武尊钦点入关,改名飞松,又被撇在一边不闻不问,也是吐蕃与凌峰商量好的计策,免得与武尊过于亲近遭人起疑,更可让维松于固若金汤的云墟城中安然度日,免遭仁丹暗害。可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只有与亲人远隔是真实的,孤身一人是真实的,看着对他好的人一个个死去是真实的。哪怕登上王位,夺回王权,又有多少是真心所愿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