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站在赵国立场行事的秦公子,当上他们赵国的相邦、将军。
可以,很好,不耻辱。
少年走到已经死去的刺客中间,揉揉眼睛。
手拿下后,那双丹凤眼肉眼可见得红了起来,眼泪一滴一滴流下来。
行走间满是青春活力的白无瑕走到少年身边,擦去少年眼泪,一脸心疼地问道:
“朱亥没有死,公子哭什么。”
少年悲痛道:
“这些人和朱亥一样,都是信陵君的门客,都是高义之人。
“这么多高义之人,却因为刺杀我嬴成蟜而死,这都是我的罪过啊。
“呜呼哀哉。
“若不是我还背负着劝燕停兵,拯救赵国的大任。
“我就死在这里,以免更多的义士因我而死。”
赵将乐乘闻言,摇着头,一脸感慨地说道:
“公子真是高尚的人啊。
“我起初还不服公子小小年纪就当上相邦、将军,以为公子是用了什么阴谋手段。
“原来公子是凭借德行,乘好生羞愧。”
众赵卒窃窃私语,皆称这位秦公子与其他秦人完全不一样,是真正的君子。
“当啷”一声响。
一个秦国锐士忽然拿着长枪重重敲击在冻土上,厉声呵斥道:
“公子可记得自己还是秦人!是秦王的儿子!”
赵卒们纷纷用要杀人的眼神看向这个秦国锐士,耳朵竖起。
他们想听听,做他们赵国相邦、将军的秦公子到底要如何答。
少年看向怒发冲冠的秦兵。
“我当然记得。”
秦兵怒吼:
“那公子为何不杀了朱亥!
“没有这个贼人,我们秦国或许已经攻下了赵国。
“他是秦国仇人,也是公子仇人!”
少年摇晃小脑袋,一脸严肃。
“秦国攻打赵国,是为了抢夺赵国土地,这是一场不义的战争。
“朱亥没有让秦国得逞,保全了赵国,这是符合道义的作为,这有什么不对呢?
“我是秦国公子,我爱秦国,但我更爱道义。
“凡是义士,就不是我的敌人。
“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认为这句话真是再正确不过了。”
秦兵哑然,不知如何反驳,说不出来话。
出身贫贱的他,在文化这方面和朱亥一样,不读书也不识字。
要他冲锋陷阵可以,要他说服辩论不行。
嬴成蟜长出口气,意兴阑珊,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