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乙为的可不是大发善心、提携后辈,他图的是想从费司马处得到结成假丹的资粮,双方不过是利益交换,并无真心可言。
更何况郎乙身上可能还背负着贺德宗这位世兄的血债,康大宝与他将来难说是敌是友,便更不想再与这老修有什么人情往来了。
“若是自己还年轻,说不得便要投上一笔,结个善缘了。”郎乙再认真上下打量着康大宝,如此想道。
只是后者在鹤灵山修行这两年间,郎乙数次传信司马府汇报康大宝修行的境况,却从未收到费司马的只言片语。
由此郎乙便也知道了,康大宝在费家人眼里头或许并没有什么分量。
想来也是,天底下有几个巨室嫡婿,能摊上被挂起来做马骨这么个苦活累活的。
故而郎乙却也想通了,除了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对康大宝关怀备至之外,近来康大掌门登门求教,郎乙都已开始避而不见了。
如此说来,康大宝超出郎乙的预计提前学成这些典籍,对于双方却也都是好处。
再待得久了,郎乙目的未能达成,免不得要对康大掌门相看生厌,若是五年都未学成,怕是就要撕破脸皮轰出门去了。
毕竟二阶下品灵脉的洞府,就算赁出去,一年也得收个二三百灵石呢。哪能容得某些对郎乙没有什么用处的人肆意修行。
好在康大宝是个识趣的,并未耗多少工夫,便已对这些木法典籍颇有见地。
康大掌门虽未看到郎乙实际的珍藏,但也所获颇丰,对于将来筑基一事,怕是又多了半成把握,当然算得上是不虚此行;
而郎乙虽未似他所想的那般,轻易的便从费司马处得到假丹灵物,但靠着一些粗浅典籍,也勉强算是与司马府和重明宗结下了个善缘,算不得亏。
纵是郎乙这位筑基真修与其论道,后者许多理论虽然稍为粗浅稚嫩,但也时有言之有物、妙手偶得的发言,令得郎乙都颇受启发。
若不是郎乙寿元将尽,说不得都要动那收徒的念头。
然而令得郎乙还未想能到的是,康大宝在这两年时间里,依着玉珏之功,非但将他给的百余部木法典籍牢记于心,而且还顺带手接着这二阶灵地,将修为也提升到了练气九层。
如此一来,筑基之前的所有关隘,康大掌门已经尽数破之,只待将法力修成圆满,便可尝试服丹筑基了。
当然,康大掌门之所以能将这些典籍研读得如此之快,除了玉珏之威之外,还有郎乙使了心思,所付典籍同质严重、多是滥竽充数的原因。
说是百余部典藏,实则书中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