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檀对朱温并无多深的君臣感情,但看到朱温宛如被兽兵凌辱后的凄毁少妇,还是有些难言。堂堂汴帅,大梁皇帝,何至于此。
朱温意识到失态了,松开王檀的手,问道:“朕初播而来,洛阳如何?”
“洛阳只臣一部,附近金墉城、孟津各有一个镇将。”但都按兵不动,在观察局势,或者说,在等朱友裕接收。
朱温已被儿子趁着王师进薄的机会掀翻,继续为其效力,就得面对和朱友裕开战。事到如今,父子谁强谁弱,谁的赢面更大,不问可知。况且朱友裕在汴军之中本就极富威望,否则这次也不可能一举得手。如无意外,他已整合了陕州的十余万人马。
他王檀要跟朱温一条道走到黑是他的选择,在朱温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其他将领多不会站朱温。没意义。中原格局马上洗牌,把兵马在朱温父子的内战中拼光,那才是蠢。
朱温脸色更加衰败:“洛阳可有乱军?”
“有,但不多。有臣等在,当不敢进犯车驾。”王檀答道。
朱温心一揪,闭了闭眼,又问道:“友裕逆子如何?有他的消息么?”
王檀奇怪地看着他。
你刚摆脱他的追杀?不比我更了解?
“定是在渑池收拢乱军无疑。”顿了顿,朱温叹道。
收拢整顿乱掉的陕州行营只是其一。崤函道上还有朱友恭的部队,朱友裕可能会想办法吞并。
另外,老朱应该感谢李某人。若非欲趁此良机从叛军身上咬下一块肉的李某缀尾交战,缠住了朱友裕,他在这喘气的空当都没有。
乱?并不乱,事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小温以速度甲离开弘农,半个时辰后小裕以速度乙出发,追赶小温,边走边招集朋友。一天后,小李以速度丙出发,追赶小裕……
“陛下莫要灰心丧气。”王檀说起正题:“乱军势大,咱们只有不到两万人,臣欲率部护送车驾还都。俟入汴,便号召中外,共讨友裕。此贼谋杀君父,人神共愤,断难得逞。”
朱温只是不语。
老巢他留了万余甲士,由石彦辞、丁会、王彦章、戴思远分统。
虽然他们弑主降李的概率很小,汴州可以视作安全去处。
但必经之路上的郑州防御使赵克裕、河阴关塞制置使黄文靖、虎牢关使贾晟、忠武军节度使赵昶四头拦路虎,二赵与黄在弘农之变发生前就劝过他退位,不可能放他回汴州。只须在郑、许一带拖他一两天,朱友裕就能从后方赶到,将他围杀。
即使通过华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