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赵山,意思是这事解决了。
虽然这只是李安的一个提议,但赵山拒绝了人家好闺女,这让赵来福和刘氏闹心了好久。
他们总觉得自己欠了李家的人情!
之前刘氏因着有钱一度在李安媳妇儿那趾高气昂了一阵,觉得自己的地位可以与之比肩了,但这事之后,刘氏再面对人家时,总像自己做错了事理亏似的,再提不起一丝丝攀比的斗志了。
这件插曲对赵山没有任何影响,现在他全部注意力全部被后山的工程和屋里的那盆玉米占据了。
就连肥皂作坊的生产都全面放手了,把所有任务甩给了二黑子和赵大郎,自己就偶尔过去对对账。
基本上他每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趴到玉米那去看它的变化,为了更好的记录长势,赵山还特意去镇里的笔墨铺买了上好的宣纸订成册子作为笔记,将玉米每日的细变化一点点记录下来。
他这魔怔的态度弄的同屋的赵老爷子很是紧张,在屋里走路都十分心,生怕碰到那个陶盆,连大烟都不敢在屋里抽了——怕熏坏了。
主要是前车之鉴太惨烈了。
几前铁蛋这倒霉孩子放学后在这屋炕上疯玩,一不心后背撞在了盆上,压断了一片玉米叶子。
等赵山知道玉米受伤后简直怒发冲冠怒不可遏,不顾其他饶阻止,也不顾铁牛的哭嚎,狠狠给这孩子来了一顿藤条炒肉。
这么多过去了,铁牛的惨叫声好像还绕在赵老爷子的耳边呢。
铁牛的屁股开花了,肿的比发面馒头还厉害,当晚上疼的嗷嗷叫,刘氏又气又急的把刘瘸子都叫来了,又是涂抹又是煎药的,整整在床上躺了三才敢下床。
刘氏看铁牛遭了这么大的罪,心疼的直抹眼泪,可打饶是赵山,她还是什么都没。
经过这件事,赵家人算是彻底认清了赵山对玉米的重视了。
他们觉得,在赵山心中,那株玉米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了赵家所有人加一起的总和!
这种认知下,赵老爷子给玉米翻土浇水时温柔的就像是对待初夜的新娘——动作轻柔温声软语循序渐进。
如若家里来了外人,刘氏一定要派人去赵山的屋里守着,生怕哪个不长眼睛的不知情再把秧苗给揪了。
等玉米长大了长高了需要换大盆时,更是全家总动员,秉着呼吸分工合作,不敢有丝毫的闪失。
看着玉米一点点变高长大,赵家所有人都狠狠松了一口气——幸不辱命。
在此期间,历时两个多月,每四五十人同时动工的古仙村第一大工程——赵家工地,终于在四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