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彻底完工了。
竣工这一,赵山放了好长的爆竹,还去镇里请了个杂耍班子,好一顿鼓乐吹笙的庆祝。
经过这一翻改造,这后山包已经大变了模样,不仅厂房林立,还依照赵山的最高指示,沿着山包的外围种了两排树,挖了一条沟渠,沟渠不宽,但为了美观又请专门的瓦匠建了一座桥,桥再朝南挨着五花山的一大片空地盖了个“公园”。
厂房现在一共分成两个区,一个是肥皂区,一个是米粉区,每个区独立成院,互不干扰,一进去空间很大,显得宽敞亮堂。
离厂房不远的地方是“生活区”,里面有独立的灶房和一排排的“员工宿舍”以及一个大厅堂,被称为“餐厅”。
最北边则是赵山家自住的院子了,三座彪新的青砖大瓦房,算是整个古仙村头一份的!
这样的大规模建筑别在这穷乡僻壤的山村了,就是在整个乐平镇乃至密水县都是数的上数的。
看着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赵山心中豪情万丈,这一片山包就是他的据点,他的下。
像宣誓主权一般,他特意找人又在靠近大道的方向建了一座大石门,上面挂了一个牌匾——高山园区。
揭牌这,赵山将周边所有亲朋好友都找了过来,就连密水的白常文和李球都来了,赵家张罗了二十几桌的流水席,热热闹闹的吃了一的饭。
这一,就连陈狗子都偷偷从寺里跑了出来,穿上了俗家衣服,戴了个帽子,混在人群里跟着吃了一顿饭。
这一的热闹堪比李伯玉考中秀才,甚至比那还要热闹很多很多。
大家吃着丰盛的菜肴喝着不参水的高粱酒,比比划划的吹着牛逼,不时再放声大笑一翻,像是丢弃了世间所有的烦恼,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一的热闹,在许多古仙村村民心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久久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