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努力,就不能给你打工。”司机张伯说道。
“那张伯你也是牛马吗?”
“是的,少爷。我跟他们一样。”张伯轻声说道。
“好几天没见妈妈了,也不知道医院里面好不好玩。”小少爷皱眉道。
“医院里面不好玩,那是治病的地方。”张伯说道,“老爷说了,少爷待会儿看一眼就要回去的,那里面有好多细菌。”
此时感染科正在进行一场院内多学科会诊,病人是一位30岁的女性。
主诉为:间断发热1年余。
患者2年余前因午后低热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示左肺上叶团片状阴影,当时还以为是肿瘤,当场被吓个半死。
但好在痰抗酸菌涂片阳性,诊断“肺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3个月后方案调整为hez,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阴影吸收好转,部分钙化,此后遵医嘱停药。
原本想着只是一个简单的肺结核,但接下来的情况让病人吃足了苦头,让原本脑袋已经地中海的管床医生直接整成了秃顶。
1月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c,胸部ct示左肺上叶再发团片状阴影。
当地医院肺穿刺活检,病理示凝固性坏死,抗酸染色可见一条高度可疑结核分枝杆菌,考虑肺结核复发。
予hrez+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每日午后仍有低热,8个月后因白细胞偏低停用所有抗核药物。
当月,患者为明确诊断第一次就诊协和医院感染科,查血tspot阳性,红细胞沉降率36mm/h,并行胸部增强ct。
“这是当时的片子。”主管医生从电脑上调出了影像。
住院期间患者体温逐渐升高,最高41c,寒战、高热明显,crp83.91mg/l,血pct 13.98ng/ml,血厌氧菌培养阴性,考虑细菌。
予抗生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抗菌治疗,2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1周后炎性指标明显下降。
后因白细胞数目偏低,停用抗感染药物利奈唑胺+莫西沙星。
状态稳定后,患者和管床医生均松了一口气,家人也为其办理了出院手续。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半年后患者因发热不适再次就诊我院,支气管镜检查示左肺舌段陈旧性淋巴瘘,灌洗液分枝杆菌分子检测阳性,菌种类型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菌,x-pert阳性,tb-dna含量低,rpo-b基因突变,异烟肼耐药基因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