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军队扎营位置也差不多的情况,下丘村的人一个地方派一个,帮着沟通,怕军士不会说话。
大家收集了很多鸡蛋和小麦,这点小麦是百姓最后的存粮了,就等着收获冬小麦。
拿小麦、高粱和大豆上贡的,按照之前说好的给他们熏鱼干。
工匠们看情况,开始利用蒸汽机打井,此地黄土高原,大部分百姓住窑洞。
即便不是窑洞,也是泥和草做的房子,县城里才有少数的砖瓦房。
工匠用最快的速度砌火炕,温度计放上,鸡蛋开始照蛋,受精的和没混的好蛋留下人工孵化,其他的给队伍里身体状况不怎么好的人吃。
另外有的工匠咣咣咣打铁,赶紧造出来铁皮船,放到河中拉网。
顺便给百姓发放蜡烛,免费的,再给几包火柴,让里长负责使用。
两天时间一到,另一拨队伍离开,他们休息两天就恢复妥当,赶去北平帮忙。
没离开的将士们,重新有了活力,询问百姓想再哪里建窑洞。
窑洞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家,成亲的时候,必须掏出来个窑洞,然后在里面过自己的日子。
挖一个窑洞很费劲,许多人一同帮忙,靠一户人家是不行的。
第596章 最是别离话桑麻
“井管和井头我们不拿走,我们用这里的矿石做新的,给你们留下个土高炉,你们此地许多年前开始就用煤炭冶炼铁矿石。
这个是垫子,多给你们留两套,这个用羊皮做的,猪皮、牛皮全能做,记得看大小和厚薄。
咱的井选在凹陷的地方,如此地势低,即便干旱的时候,依旧能打出水来。
往后尽量喝井水,河水有时候太脏了,如果有条件,就烧开了喝……”
下丘村的人在给大同县城及周围住窑洞的百姓打完井之后,开始讲解。
等着密封用的皮垫坏了,百姓要自己想办法去弄皮子,兔子皮一样能用。
不仅仅水井的事情,还有喂鸡的步骤,大同有窑的,而且是名窑。
能烧窑必然能够有喂鸡吃了补钙的东西,大同窑从此地为辽国的时候就存在着,元朝的时候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