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烧了不少好瓷器。
附近有铁矿和煤矿,许多以前就有人开采与冶炼。
除了这些,便是捕鱼后把鱼rou吃了,鱼骨头磨成粉喂鸡,配合着石膏粉,下软壳蛋的鸡的蛋壳立即硬起来。
军队在工匠的指点下用洛阳铲挖窑洞,其他的地方建高炉和水泥窑。
当高炉与窑建好,等着干的时候,小麦开始收割,大家拿着镰刀帮忙。
工匠们制作设备,脚踏式脱粒机,孩子们挎个篮子拾麦穗,不时互相闻闻,脸上都抹了粉,香香的。
大同的百姓高兴疯了,他们看到有人跑去山上找石头,回来帮忙钻石磨,大大小小的石磨在工匠手上像艺术品一样被钻出来。
有更多的窑洞住,有随时能压水的水井,有那么多的石磨、石碾子、石舂、石磙。
军队干活速度太快了,工匠手艺了得,这就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的队伍。
石磨是用钻头来刻的,不是用凿子一点点凿。
挂上蒸汽机,雕刻石头的速度才快呢!
还有焖焦的、洗煤的、制作蜂窝煤的,山西就不缺黏土,煤泥一混合,就是蜂窝煤。
大家吃喝后的厕所,全是肥料,现在不能拿出来用,需要沤,必须发酵好了,再撒上石灰杀虫杀菌。
等到了大豆与高粱相继收获完,再种冬小麦的时候,这个肥才能用上。
当地的百姓这辈子就没遇到过如此的情况,有若做梦般。
他们面对的是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最好的工匠团体、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指挥体系。
“产量平均减一成,还是抗不过倒春寒,关键在于缺少辅助工具,比如地膜。”
里长向朱标和朱樉说明情况,麦子已经收完了,正在翻耕上肥。
朱标兄弟二人知道什么是地膜,下丘村的实验室能造出来,铺在地里,又能应对干旱报湿,又可以保温。
尤其是大地种菜先育苗,地膜扣上,菜苗在天冷的时候开始生长,刚刚暖和,正好移栽,比正常的菜早一个来月。
大棚里育苗就这么干的,始终先人一步,种瓜更厉害,别人的瓜还得等成熟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