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隶诸卫所,但谁都知道,这只是皇帝随便找的一个借口,皇太后薨逝都三年了,就算护翼梓宫有功,也早就给了。
不过人死灯灭,帝崩恩消。万历四十八年,郑宫奴婢崔文升绝境求生,反咬左都督郑养性及郑国泰诸不法事由,郑家三十八年的荣华富贵一朝尽焚成灰。
“郑国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垄断北直诸卫的?”骆养性若有所思道。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王承恩摇头道:“得查册,或者找人问问。祁总!”王承恩呼唤道。
“司正有何吩咐?”祁逢恩走近抱拳道。
“我们刚才说的你听见了吗?”王承恩问道。“听见了。”祁逢恩毫不犹豫地点头道。
“听见了好,也省点儿口舌,去把记了这个事情的册子找来。顺便再把英国公叫来。”王承恩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后府的勋戚们是没什么敬畏之心的。除了永宁伯王天瑞,他甚至都不愿意笑脸相迎。
“是。”祁逢恩领命转头,并摆手招呼来一个西厂的队总,接替自己的位置近身保护王承恩。
“查册就可以了。没必要传英国公吧?”骆养性看见张维贤那张冷得起冰的脸就难受。对于他来说,张维贤是经常往来而且关系不错的长辈,他甚至挨过张维贤的教训。如果是骆养性一个人过来,他甚至都不一定敢在张维贤的面前大声说话。就这一点来说,他顾虑太多,不如身边的年轻宦官。
“有必要啊。照您刚才的说法,如果消息是从后府传出去的,即使不是英国公告的密,那也一定是从他这儿开始的。咱得问问他,在卫帅离开都督府之后,他都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谁。”王承恩又正了正自己的坐姿,他抿着嘴唇,摆出肃正的样子。“您要是不好说话,我来问。”
————————
不久后,来自天津卫的驿递,被送到了位于午门与端门之间的兵科直房。
兵科现在的主官是都给事中赵兴邦。他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以为官清正,不畏权贵闻名。让他获得这一名声的时间,是万历四十五年上疏驳斥郑国泰的正妻李氏,并反对郑养性违制袭职。
当然,和同时代的其他言官一样,赵兴邦也只从皇帝那里获得一个“不报”。彼时,民间风传,说他跳出来言及此事是为了打压郑家以讨好太子。赵兴邦没有对此风言做出回应,反正这则流言和他之前上的奏疏一样,都被皇帝给无视掉了。
万历四十八年,新君即位,流言平息。因为赵兴邦虽然确实获得了晋升,但也只是从左给事中升为都给事中,只能算是补上了这个空了好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