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缺。和同仕兵科却连跳四级,外派辽东的杨涟根本没法儿比。流言开始转而攻击杨涟谤君邀直。而赵兴邦还是干着原来的活儿。唯一的区别是吏部按先帝的遗诏补官,给他塞了几个次一级的同僚。
其中一个就是明时举。明时举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初授江西峡江县知县,调庐陵县,后丁忧去职。他原本在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时,备补保定府博野县,但四十七年入觐时,却他没有被外派,而是留在北京,等候重新派缺。之后,明时举撞见了皇帝驾崩,遗诏递补在京官缺,于是就被派到了兵科来。
由于进士晚,资历浅,明时举很自觉地充当起了整个兵科的文书官。负责收发关于兵部、五军都督府、戎政府、各地总督署、兵备道以及辽东经略行辕的文书。当然,各地总兵、副总兵乃至卫所军官的文书也由兵科批核。只不过相较以上衙署,这类文书比较少见就是了。
因此见到来自天津卫镇抚司的公文的时候,明时举感到有些稀奇。不过他却并没有多想。因为驿卒送来的包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上面载明了各处驿站的收发时间,运件人员,看起来就像是天津发过来的普通文书。
各科给事中皆有都、左、右、无等区分,但因为工作性质特殊,负责的门类专一,而且都能直接向皇帝上疏,所以每个给事中都要把发到本科直房的文书给看上一遍。无论他们有没有挑刺儿批驳的心思。因此,在簿册上登记好接收的时间、上禀的衙署之后。明时举便轻车熟路地将包裹给拆开了。
明时举本以为这又会是一封平平无奇的文书,可从看清封面题目的那一刻起,他那双原本带了些倦意的眼睛立刻就瞪大了。
本章上写着一竖没有丝毫书法造诣,但还算板正的字:劾本卫诸官不法疏。
明时举立刻意识到,这一本弹章,而且牵涉范围绝对不会小。他立刻将之翻开,接着嘴角便扬起了一个兴奋的弧度。须臾,明时举将弹章读完,兴奋地来到都给事中赵兴邦面前说道:“儆言。这是天津镇抚使弹劾本卫诸官的弹章!我们赶紧拟疏上奏皇上。”
“天津卫?”赵兴邦眨了眨发干的眼睛,问道:“我记得锦衣卫领着皇差去天津卫抓人吧?”
“是有这么回事儿。”明时举将弹章递给赵兴邦。“不过弹章里从头到尾都没提锦衣卫。”
“没提?呵。”赵兴邦莫名地笑了一声,接着拿过翻开,发现这本弹章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锦衣卫。上面的内容,只有卫镇抚使弹劾本卫的各级军官在刑事上滥权,在兵事上懈怠,在民事上贪枉等诸多不法事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