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逍遥小说网 > 泰昌大明 > 第395章 放榜日

第395章 放榜日

第395章放榜日

和落第的普通举人相比,副榜举人在仕途上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也就是可以直接跳过吏部铨选,这段可能非常漫长的等待期,直接就教,开启仕途,成为官老爷。

所谓就教,便是到各地充任教职。像府学的教授、训导,州学的学正、训导,县学的教谕、训导,这些都是教职。

以教职作为仕途的起点很低,与一甲三鼎甲直接翰林院开局相较,可以说是低入尘埃。因为只有最高级的府学教授才是从九品最末流的官员,而其他诸如学正、教谕、训导等学官则皆为未入流,属无品级。

可是起点低不代表没前途,尤其是在弘治以后。

在明初,教职属于难于升迁苦差事,可谓“一就教职,终身不展”。所以别说副榜举人,就算是普通举人也不普遍不愿就教,而是更愿意入监,走国子监的选官路径,或是谒吏部等候铨选。这便造成了府、州、县学的教职严重缺员。

为解决这一问题,朝廷采取了强制和鼓励两种手段。强制手段,也就是副榜举人“俱令就教,不许告免”,不想做朝廷的教官,那么举人的功名也别要了。而且如果皇帝愿意,甚至直接动刀子也可以,毕竟祖训有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由此,教职便与副榜举人高度绑定了。

朝廷的鼓励手段,则是给教职一个清晰的上升路径。刨除胡俨这种洪武时中副榜授教谕,建文时做知县,永乐时直接经解缙推荐跳进翰林院,成为首批内阁成员的特例外。教职一般上升路径是,“凡为教职满九年者,经过考试,择优推选为御史、知县”等官。

而且“满九年,经过考试”,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如果受到赏识、得到推荐、某地又恰好出了缺,也可以提前升转。这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瑞。他在嘉靖三十三年,被任命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不入流。但仅仅四年之后,也就是嘉靖三十七年,海瑞就被升为了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不可谓不快。

和“副榜绑定教职”以及“教职日重”同时出现的,还有举人日渐增多,人才供过于情况。

国初,天下初定,百废俱兴,人才供不应求,举人直接选授行政官员的情况非常常见。可自科举正式恢复之后,读书人逐渐增多,仕途渐臃,举人授官越来越难,就算是不入流的教职也不一定有缺可以给。好些举人到吏部铨选,等到老死了,也不见的有官可以做。

能被列入副榜,直接就教,也算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