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铺卷而来。
休衙的时间到了。
————————
在无处可躲、无处可避的声浪中,徐光启缓缓地跪下了。
“臣,叩谢圣上天恩!”徐光启轻轻地将脑袋抵到地板上。这时,第二阵声浪袭来,先越过他高举的双手,又碾过他佝偻的后背。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轻轻的一抵,竟抵了一阵巨响出来。
“你去吧,”除了嘴角,皇帝的眼眉间也挂上了笑意。“今天没预备你的饭,朕就不留你了。”
“臣告退。”徐光启眼神一闪,缓缓起身,倒退着离开大殿。他弓着身子,脑袋也垂得很低,仿佛额头还在地板上贴着。
徐光启的思绪纷乱如麻,他走到门口,竟然忘了需要抬腿避开门槛。
南书房的门槛并不是很高,但如果留意不到,也足以将人绊倒。可是不经允许,他又怎么能在皇帝的面前摔跤呢。
徐光启后仰下去,在门口值班的宦官立刻伸出手稳稳地搂住了他的腰杆。将徐光启扶正之后,那宦官又退回到了原位。就像这一切从没发生。
徐光启正欲向那宦官道谢。这时,殿内却飘来了一个声音。“徐部堂,您仔细着,要是君前失仪就不好了。”
恍惚间,徐光启没听清这话是说的,但他又觉得殿内的太监们似乎都说了这话。“是,我明白,我明白的。”
徐光启稳住了,可他捧着的东西却掉到了地上。掉在了殿外,掉在了门槛边上。那是王安为他代拟的奏疏。徐光启伸手去捡,手指触碰到封面的时候,却仿佛在文末的空白处,看见了赤色的凝红。如果快的话,这封奏疏在今天结束之前就会回到紫禁城,回到门槛的另一侧。再出来,奏疏就成催命符了。但徐光启明白,他真的明白,这道催命符其实是皇帝给他恩赏。和那顿没预备的饭一样。
徐光启将这份礼物收入怀中,顺着雨檐,躲着阳光,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乾清门。一进殿,它便见着一个身着大红色蟒袍的宦官急匆匆地跨过乾清门的门槛朝自己的方向走来。
来人显然也看见了他,于是又稍稍加快了脚步,来到徐光启的面前,拱手行礼。“见过大宗伯。”
“见过崔提督。”徐光启拱手还礼。按照一般礼节,久违不见再怎么也得聊上两句,可徐光启实在提不起心情与崔文升寒暄。但没承想,崔文升比他还急,刚见完礼,便越过徐光启朝着院落的方向走去了。
徐光启愣了片刻,旋即猛然回头。崔文升可是东厂提督!在饭点的时候急匆匆地面圣,这是要说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