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可以顺的藤,摸到我成国公府这里来。”
在宫里进行大规模整肃的同时,总揽朱家的情报工作的朱家琦也对朱家的情报收集策略做了相应的调整。以前的皇城就是一个筛子,不管是高级宦官的人事变动,还是不为人知的皇家秘辛,只要肯掏银子,就能买到。
但严饬宫禁之后,这银子就不是敲门砖了,贸然行收买之策,甚至有可能引火烧身。所以朱家琦只能行旁敲侧击之道,也就是寻找与宫中政策、皇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侧面消息,再加以分析。紫禁虽禁,但毕竟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孤岛,这类消息是如何也禁不住的。
“嗯,好吧。那之后你准备怎么做?”朱家贞提醒道:“你可别忘了,我们家门口还有锦衣卫盯着呢。”
锦衣卫盯门是成祖靖难之后就有的惯例,主要是防止内外勾结,文武串联以密谋造反,威胁皇权。
锦衣卫的侦控手段对于其他人来说,算得上隐秘恐怖,非常有震慑力,足以让手握权力的人打消造反或者逼宫的企图。但是,这些半公开手法,对成国公府来说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因为第七代成国公朱希忠的弟弟,在万历二年才过世的太保兼太子太傅左都督朱希孝,就是锦衣卫的掌卫事一把手。当年朱希孝掌卫的时候,骆思恭他爹还没死呢。可以说,成国公府实在是太清楚锦衣卫的手段了。
老家宰朱家贞自己年轻时候就是锦衣卫的老鸟,在东书房、北镇抚司这些侦缉衙门干过很长一段时间,多有功劳,官至百户。不过因为出身微末,又没有军功,所以没能搞到世袭。
但就算能搞到世袭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喜事。朱家贞这一生殊为苦闷,比宫里的太监还不如。宦官进宫,宫里还会登记姓名籍贯,发达了还可以回去立个牌坊。朱家贞既不知老家何处,也没有后嗣子孙,要不是得了国公爷的承诺,允许他陪随入葬朱家的坟茔地,怕是死了也只能做个吃不到香火的孤魂野鬼。
“老祖父的教诲,孙儿当然不会忘,锦衣卫在哪个地方下桩盯梢,孙儿都知道.”朱家琦犹豫了一下,说道:“而且不止锦衣卫,还有东厂的人。或者说,东厂的人还要更多一些。”朱家琦没在锦衣卫系统里干过,但朱家贞教他的本事他还是学得很透彻的,就算没有学到十成十,十成九还是有的。
“东厂的人!”朱家贞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什么时候来的?”
朱家琦说道:“国公爷去了清华园之后不久,东厂的人就围上来了。不但问东问西,还试图收买府里的人。为免东厂起疑,孙儿授意一些人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