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从明军野外的阵地上空飞过,在金军不断推进的军阵中砸出一个又一个血坑。两军还没有正式接触,金军就已经有了十数人的死伤。
前装炮重新装药,而大型佛郎机则更换子炮继续射击。一时间,明军阵地前的一隅仿佛下起了一阵致命的铁雨。
——轰!——轰!
铁雨未停,沈阳城下的炮兵阵地也在敌军进入射程之后接连开火了。
在金军大举西掠之前,明军在沈阳的护城河以外,挖了十二层底部插有尖木的深堑。深堑与深堑之间复浚壕沟。壕沟内侧用十余人才能抬起的木头作为栅栏。
栅栏内,又掘两道宽五丈,深二丈的大壕,壕底亦插有尖木。这是明军阵地前最后的前置防御。这之后的明军阵地上,则交相排列着数以百计的带盾炮车。
这些带盾炮车上装载的大都是专为野战而设计的小型速射火炮。这种火炮往往装填散弹,以对付集群冲锋的骑兵。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它们的敌人通常是掠边的鞑靼人。
事实证明,速射炮发射的散弹对骑兵的效果很好,却打不穿金军专为对付明军战术而设计的楯车。只有大口径的独头弹能在楯车抵近时勉强击穿。
所以,辽东明军也在辽阳方面的指导下适当地改变了战术。不再一味地制造并发放散弹子炮,而是既发放独头弹子炮,又发放散弹子炮。敌人未冲锋,就朝进入射程的楯车点放独头弹,而敌人一旦离开楯车朝阵地冲锋,就改用散弹和其他火器杀伤敌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