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舰的地方。还有什么小金门会盟处、国姓井、点将石等等,
数不胜数。郑成功镇守金、厦如同一篇未竟的史诗,慷慨有之,可以狂歌,
亦能当酒。从一片历史的映照里,国姓爷金戈铁马,陆海驰奔,金门、厦门
则一直是牵系着他每一步的起跑线。
两个曾经联手挽救修补破碎河山的连心岛,突然有一天兄弟阋墙,兵
戎相向,并且数十年间视若仇家互不往来,成为再度破碎的国土的微塑,这
大概是古人、今人均未曾料及的。
※※※※※1949 年9 月,叶飞十兵团兵临金、厦。十万胜利之师对付
五万惊弓之旅,应如牛刀宰鸡、重锤击卵。问题是,无渡海经验、无船,力
量便大体扯平。方案不外有三:先厦后金;先金后厦;金厦并举。最佳自然
是第三方案。还是因为筹船不易,叶飞遂拍板,先厦后金!集中船只、兵力,
打下堡垒遍布、工事坚强的厦门,再顺手牵羊,扫荡设防薄弱的金门。
攻厦第一天,险象环生、残酷异常。尽管周密准备计划了月余,一俟
实施,渡海作战与陆战的种种不同与特殊便突显出来。攻击鼓浪屿的船队刚
刚出海,便被风浪吹乱打散。一部被迫回航,一部继续前进,但已无法保持
队形,也无法在预定的地点登陆。失利,在所难免。第一波登岛的四百余名
将士,尽管英勇顽强,毕竟孤立无援,苦战竟日,终于全部倒在了这个1。7
平方公里、巴掌大的海岛上。从此,这个名贯天下的风光岛多了一处供后人
凭吊瞻仰的胜地——英雄烈士山。山崖上题有叶飞的一首悼亡诗:勇士鏖战
急/热血染军旗/雄威镇敌胆/英魂化虹霓。好在鼓浪屿血战令汤恩伯头脑
眩晕产生错觉,以为此地便是叶飞的主攻方向,忙把预备队一个师拉上去增
援,叶飞则乘机大举从北面高崎、石湖山方向突击厦门本岛,终于破门,一
阵痛快淋漓的拳打脚踢,将老对手汤恩伯撵下大海,伸手摘下了这颗璀璨的
东海明珠。
被战火烧焦的鼓浪屿一片庄重肃穆。数百长眠的勇士同眠一穴,活着
的战友们列队脱帽,用胜利告慰亡灵,以忠勇激励自己。许多人默默流泪,
年轻的兵团司令也默默流泪。四十年间,叶飞每一次去鼓浪屿都会流泪,那
苦涩的滋味中除了追忆,还溶解着一种复杂的歉疚、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