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总统”,一生从未涉足过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那个小小的县城——莒。
“总统”大概不知,此时此刻,一水之遥,正对北太武山数百目标进行
最后一次诸元校核的将军,倒是从莒县的一场恶战中拼杀出来的。将军没有
上过正规军事院校,莒县一仗,使他悟出了致胜之道。
※※※※※1944 年,山东八路军滨海军区以两个多团主力攻击莒县。
莒县是地处我滨海与鲁中两大根据地的联接部,战略地位重要。有侵华日军
一个中队及伪军一个旅守备。
伪军阵前反正。八路军集中兵力,向日军“中西”中队发起强攻。
日军在县立中学内修建了核心工事:以两个大炮楼为中心,配以多层
低堡及护墙、内外堑壕。城坚池深,易守难攻。
八路军火力不弱,战志高昂,一声攻击令下,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谁
料在敌军更加猛烈的射击下,竟连攻两日不果,铁丝网外堑壕沟内,烈士遗
体横陈,终因伤亡过大而被迫停止攻击,改为围困。十天后,守城日军在增
援部队掩护下,夺路而遁。
莒县终于解放。但以绝对优势兵力竟不能全歼区区一百四十个守敌,
仗打得不漂亮不理想。
枪声一停,一位高大、英武的八路军,带上一个骑兵班,第一个进入
县城。他围着敌核心工事里里外外连看数遍,带着诸多问号在现场寻找答案。
他发现,敌人炮楼墙厚2。75 米,难怪追击炮弹打上去,只能砸出一道疤痕。
又发现,封锁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