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忧虑顿失,有“生命诚可贵,荣誉更无价”的观念产生。
亭成之日,将校们咸集亭前,各献亭名。胡琏定名为“无愧亭”。
七十年代,友人郑仪先生身着作战服佩戴中尉军衔第一次踏上金门岛。
郑仪兄台湾本省籍,自幼酷爱中国历史,台湾某名牌大学高材生,为振兴国
家民族的崇高理想所驱使,毅然投笔从戎,被分发到金门做基层官,锻炼培
养。甫到任,他也先被安排瞻仰“革命圣迹”。老兵们告他:“金门王”留下
的规矩传统,谁也不能违例。一天看下来,果然刺激得他青春血热,鸿鹄志
高,脑瓜里塞满了要在这个小岛上干一番大事业的梦幻。
郑仪兄说:人在金门,处处可觉胡琏的存在,其在金门的影响至深至
远。一方面,他两度任内,打了“古宁头”和“八·二三”,又率十数万军
民夜以继日筚路蓝缕,兴土木,开山石,将金门建成一座强固的军事阵地。
另一方面,他在人力财力均紧张匮乏的情况下,仍调派部队拨出专款,大修
“革命圣迹”,营造“精神堡垒”。前项并不稀奇,因别人也可做也会做,后
项则确实是他有别于他人的治军方式,表现出他特点鲜明的政治驭兵思想。
※※※※※
上午,胡琏驱车前往某战场医院慰问轻重伤患。
众伤患看到司令官来了,忽喇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询问战况,了解局
势。胡琏一一作答,说:共军企图已经很明显,其目的在消耗我,围困我,
待我补给中断,然后乘势攻击。所以,此役实为考验我革命精神意志力之战,
谁能忍耐到最后五分钟,谁就能得到最后胜利。我们为主义而战,就是弹尽
粮绝,也要坚持到底,与金门共存亡。
一伤患递过一个小笔记本:请司令官给写几句话吧。
又有七、八个小本递过来。
胡琅一一接过,信笔默写下一些从《孙子兵法》、《孟子》、《战国策》、
《删定武库益智录》等典籍中摘来的名言警句,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三军勇斗,莫我能御;有前死一尺,
无却生一寸;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忠不避难,勇不畏死;一卒毕力,百
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边写,边解释出处和含义。
侍从和伤患们异口同声:司令官真好才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