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以为,九十年代
已进入倒计时,新世纪的曙色也开始在海平线上隐约闪烁了,对40 年前的
那场战斗,我们的思维理应从“昨日对昨日的评价”步入“今日对昨日的评
价”。于是,对“炮击金门”在中国当代史中的地位、影响、作用,我悟出
了些许与别家不同较为新颖的看法:
关於地位。此役是国共两党之间最后一次大规模兵戎相见,但它又不
是中国长期内战的简单顺延。稍加留意便不难看出,党争、政争在战役中已
经降为次要,统一与分裂之争明显地上升居于主导位置。防止美国分割版图、
肢解中国始终是毛泽东第一位的思考。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如
此,一旦国土出现分裂,统一便成了高于一切的国家、民族之最高利益所在。
故“炮击金门”,应看作海峡两岸间矛盾由阶级、政党、意识形态、政治制
度之争在向统一与分裂之争过渡的标志。
关于影响。作为一场震撼世界的战役,“炮击金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现实的和长久的,我们至今仍能接收到它从逝去的时光里释放出来的冲击
波。其中,最强烈的信息一直在提示、告诫当代和后代人,台湾海峡的和平
历来具有相当危险的不确定性,一旦平衡被打破,战端将从何而起并依怎样
的轨迹发展下去。旧有的模式虽不会被机械复制,但不变的规律一定会被再
版重演。
关于作用。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的政策思想于五十年代
中期开始萌芽。1958 年的“炮击金门”乃对各方态度进行一次火力实测,
并通过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