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大明中枢的苍蝇
“你怎么会和成国公府的人一起回来?”李国瑞敛着眼睑,将视线挤成了一条缝。
李来财忙道:“小的在广宁打听到,海州的粮价比广宁要高,就和镖队商量着一起去海州买粮。小的到海州之后,就遇到了朱领队。”李来财也像朱晖那样,把别家的买卖拉出来给自己的挡箭。“他驮卖的粮食也是三两五钱每石!”
李来财的商队和朱晖的商队虽然没有结伴赴辽,但他们却是同乘一船离开辽东的。
朱晖商队比李来财的商队要早几天出发。就算李来财的商队在走辽西走廊这段路时,日夜兼程临时加快了行进的速度,也还是朱晖的商队率先抵达广宁、海州二城。不过,朱晖在海州卖了粮食和驴骡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辽东,而是像往常一样四处收集有利于调整商业部署以及自我保全的消息。
除此以外,朱晖还重点打听了有关张铨的负面评价,可惜没有什么有用的收获。商人们共同抱怨的官府“低定价”根本不构成攻击张铨的必要条件。别说劾退张铨了,有张问达和孙承宗这两个门神杵着,就连撬动圣上产生怀疑,进而派出一支调查团赶赴海州“勘验其罪”都难。
朱晖在海州滞留了两天,就他准备南下盖州,乘船离开辽东时,李来财的商队也到了海州。
李来财对官府压价行为的不满情绪比之朱晖更甚。因为李家的其他商队正好赶上了那次辽东粮价的暴涨。尽管官府的及时干预,和朝堂上的奥援,导致反常的高粮价迅速滑落至正常水平,李家也就只以六两每石的高价卖出去几百石粮食而已,但李来财很清楚李国瑞是一个多赚笑逐颜开,少赚批爹骂娘的混账货。
恐惧带来愤怒。李来财和朱晖一样,在海州市场上闹了起来,而且闹得很凶。但这回,张铨甚至连面都没有出。下面的官吏自己就带着兵把李来财的商队给打发了。
当时,朱晖就在市场周边打听消息,他见了这一幕,立刻就上去劝阻了。朱晖的话术很动听,总之就是各种为了李来财好,劝他不要和官府作对,落袋为安,有的赚就行了。
但是,朱晖的根本目的,其实是让李来财接受官服的报价。毕竟“吃亏”的勋戚越多,事情传得越广,他的罪过也就越小。要是官府真给了李来财什么特别的照顾,那他朱晖那可掏不出东西给自己遮掩了。
李来财当然也清楚胳膊拧不过大腿,回来挨鞭子总比在辽东吃刀子舒服。而且有朱晖这么一个难兄在前,他的心里也就平复了不少。
等李来财的商队在官府的压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