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逍遥小说网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50章 谁该当皇帝,要看谁当皇帝更适合灭辽

第50章 谁该当皇帝,要看谁当皇帝更适合灭辽

祖未竟的事业,但德昭太子毕竟没有经过军中历练,也不知道其军中威望究竟如何,所以太祖不愿为了自己一脉冒这个险。

更有可能,太祖或许觉得只有如此,他到了地下,才有脸去面对周世宗吧。当初陈桥兵变被迫之时,范质问他‘先帝待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如果他不能做到比周世宗更无私,那凭什么周世宗的天下没有传下来,他的天下却传下来了?

太祖必须如此,才能为‘本朝是因为它比大周更以快速一统、让百姓少受苦,所以本朝才应该代周’这一天命还债。太祖子孙不能得到天命德运,就是在为这一切还债。此并非太宗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赵子称这番话,当然不能完全等同于赵匡胤当年的真实想法。

赵匡胤是怎么想的,已经没人能知道了。

但赵子称本身继承了肉身原主那还算可观的学识,又有了后世历史学研究的积淀,两相结合,这才高屋建瓴、见招拆招地编出了这么一大段道理。回头仔细一看,竟确实能自圆其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连赵佶都听得瞠目结舌,原来当年太祖皇帝这么安排,还能从这个角度解释?

在北宋一朝,其实跟很多后世看官想象的不一样,赵光义刚刚上位的时候,质疑什么“烛影斧声”的声音根本就微乎其微,当时大家都觉得赵光义就是正常上台的,完全应该的。

但是在后世,“烛影斧声”,说他夺了侄儿的皇位,甚至说他弑兄的,都越来越多,这其实是有一个过程的。

北宋时这种声音最早出现,就是在赵光义高梁河惨败之后。尤其高梁河之败时,赵光义一度坐驴车私自逃亡,大军诸将一开始都不知道皇帝去了哪儿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战死或者背负或者失踪。

当时军中就有个别将领,开始动脑筋要拥立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了。但后来赵光义活着回来了,把密谋的将领都严惩了,赵德昭也很快不明不白死了。

从那之后,“斧声烛影”的种种传言,才渐渐开始发酵。

换言之,其实民间的民意也好,士大夫和武将们的态度也好,一开始对于赵光义接班是没有任何质疑的。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年长的君主,能镇住野心家,让皇帝和朝廷不用担心“贸然扩大用兵,建功立业,拯救百姓,让天下重归一统,会不会导致武将再做大,从而导致不敢用兵、不敢一统天下”,这对于全天下都是好事。

五代乱世太惨烈了,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恢复唐末崩溃前的版图,把离散出去的故土都收回来,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